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我所認識的白沙屯之一.倚山傍海的白沙屯



「你明天要去白沙灣拜拜喔?」,白沙灣?白沙屯?傻傻分不清…

好幾次跟朋友提起「白沙屯」,總會遇到有人誤植為「白沙灣」,初聽到時覺得這也未免差太多,但仔細想想,白沙屯這地名對大多數人而言,當然陌生,要不是媽祖的因緣牽線,從小在台北城長大的我,怎麼可能知道這裡?!



幾位挑著扁擔、貨物的阿嬤們在電車上閒話家常

我在2009年初決定參加白沙屯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源由解釋起來落落長,詳情見舊文),其實當時從沒聽過白沙屯,仔細查了地圖才知道它的確切位置。猶記得初次造訪白沙屯,我從台北搭了火車到竹南站(縱貫山海線北分支點),再轉乘海線區間電車,沿途經過好幾個可愛又別具特色的小站,特別是被鐵道迷所稱的「海線五寶」(備註1)之二-談文跟大山站,獨特的日式木造站體,即使已是無人招呼站,卻也讓人經過時忍不住多看幾眼。


隨著火車往南行駛,過了較大的後龍站,火車駛越寬廣的後龍溪,好幾座發電用大型風車隨即映入眼簾,這段海岸線風光綺麗,是我每次行經海線鐵道最喜歡的一段,想要拍照的人過了後龍站得趕緊備好相機,錯過可惜!

火車抵達白沙屯站,每回來到這裡,迎接我的總是拂面而來的瞬間強風,不得不讓人趕緊拉上外套拉鍊、戴上帽子,原以為從台北往南行,氣溫會隨之升高,但西部海濱的強風可厲害了,凜冽的冷風讓人難以招架,難怪沿線會設這麼多發電風車。白沙屯車站在台鐵運務中屬於三等站,由於當地人口較少,平常客運業務清淡,僅在每年進香前後才會湧入大批人潮,車站內是標準的磨石子地板,等候座椅則是深褐色長條木椅,明顯為近代所建造。從一張白沙屯當地人所提供的老照片中,可以發現當年車站主體同樣為木造建築,與新埔、談文等車站樣式相似,查了資料後得知,如今的白沙屯車站站體是民國66年3月完工啟用的,原有的木造站房未能保存,如今僅能從老照片回憶當年。

白沙屯車站月台.昔
老照片來源:陳春金先生,引自《海線鐵道小站巡禮, 方麗雯, 白沙墩:媽祖徒步進香特刊第九期》,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出版,  2011年3月, P40。

白沙屯車站月台.今 

其實台灣有兩個「白沙屯」,除了苗栗縣通霄鎮的白沙屯外,台南市後壁區也有一地同樣名為白沙屯,有次為了造訪「無米樂」的菁寮村,在途中意外發現台南的白沙屯,根據後壁鄉志的記載,明鄭時期部分軍旅及百姓向東遷移至八掌溪邊開墾,日後成庄,即白沙墩庄,大正九年(1920),日人重新劃分行政區,台灣各地地名作了一次很大的異動,白沙墩就在此時更名為白沙屯。

台一線上拱天宮牌樓是白沙屯的重要地標,電影「練習曲」曾在此取景

苗栗通霄的白沙屯,其舊地名同樣為「白沙墩」,同樣於日治時期(1920)地方行政區域改革中更名為白沙屯,1922年10月11日海線通車時,車站已名為白沙屯驛。白沙墩,閩南語中的「」,乃指土沙之堆,意指白沙堆積如山丘,有一說法是,其北側過港溪砂石豐富,冬季東北季風強勁,將砂石吹至溪口南岸堆積成沙丘,淡黃色的砂石宛如白沙成堆。另一說法的白沙指的則是海鹽,當時在車站附近有曬鹽場與鹽山,時至今日站在車站的旅客天橋上仍可見到車站南方有一亮白鹽山,那裡就是現在的台鹽通霄精鹽廠,過去廠區內曾設有專用鐵道側線,一路連接到白沙屯車站,但精鹽廠在民國91年8月後停辦貨運業務,這條運鹽支線即不復使用。

資料來源:《台灣鐵道旅行案內》,1940
上段文字中特別寫到「大井大尉忠魂碑」-當時的日本近衛步兵第一聯隊副官陸軍大尉「大井確士」,據說該紀念碑就在台一線拱天宮牌樓前方五十公尺山丘上,我因有些顧忌,尚未前往查證。

在1940年出版的《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備註2)一書中,曾記載白沙屯的特產包括木炭,薤(音ㄒㄧㄝ\,即是我們所稱的「蕗蕎」)跟西瓜,其中白沙屯當地生產的西瓜品質精良,在當時是相當重要的農作物,火車即是運送西瓜至外地的重要交通工具,時至今日此地仍產西瓜,每年夏天都會舉辦西瓜節活動,雖然此地現在的產量規模不如台灣其它產區,卻仍在市場上受到相當高的評價。我在白沙屯的西瓜田裡發現特殊景象,每個西瓜苗上都有個小小的、半圓形開口塑膠帳篷,且每個開口都面向同一方位,問了當地人才知,原來因為海邊風勢強勁,為避免瓜苗被風吹倒,因地制宜的農民們以塑膠管或鐵線,套以透明塑膠袋,做成瓜苗風罩,整個西瓜田放眼望去,全是半圓形的塑膠風罩,形成台灣西部海濱特殊的田園景觀,真是不得不佩服台灣農民的創意與智慧。

現在白沙屯當地除西瓜外,落花生與甘薯(地瓜)也是重要的農產,正因為略帶鹽份的沙質地形,使得這裡的花生與地瓜特別好吃,有次幸運嚐到當地大哥家裡自種的花生,驚為天人,軟綿卻有嚼勁,越嚼越香,我最喜歡簡單炊蒸後直接放入冷凍保存的做法,要吃的時候再取出回溫,比炒製作法還要涮嘴,且溫和不燥。地瓜同樣是砂質地形的重要農產,特別是個頭小、長條型的地瓜最為甘甜,產季時便宜又好吃,在白沙屯拱天宮廟口或是鄰近的好望角景點,常能見到小販販售。

有機會到白沙屯與當地民眾交談,你會發現這裡九成以上都是閩南籍,根據史料推斷,閩南人開闢白沙屯至今至少有三百年以上歷史,且以泉州惠安人居多,所說的閩南方言帶有某種特殊腔調,與我們當今偏漳腔閩南語不同,其聲調音較高,帶有濃厚的泉州腔調,在西部濱海的閩南鄉村常能聽到這類的方言腔調,以前聽人家說那是「海口腔」,後來才知道跟泉州移民有關。(備註3

白沙屯東依山西臨海,想當然爾,漁業必定也是當地居民的常民活動之一。不過這裡因地形關係,沒有大型漁港,只有沙灘或礫灘,石滬及牽罟是傳統的捕捉漁獲的兩種方法,在北側海邊仍可見到完整的石滬。從拱天宮兩側繞到後方,走沒幾步路即可抵達海堤,這裡是觀賞一望無際的台灣海峽夕陽之最佳地點,前幾年因單車活動盛行,這裡也規劃成為南北綿延的自行車道。

旁邊有個海巡安檢所,亦可知這裡有個規模極小的小漁港,其實也稱不上漁港,因為地形關係,使得這裡的漁民出海多用竹製膠筏,正因環境使然,每個白沙屯男性中有不少幾乎個個都是釣魚高手,彼此計較著誰的釣技特別好、釣到的成果又如何之類的話題。

白沙屯當地大哥所捕獲的嘉鱲(加納魚),嘉鱲素有「海鮮之王」的美譽,這條巨大的紅褐色野生嘉鱲,其價值之高無須贅述。

不僅男性的捕魚功夫了得,女性一樣不得閒,每到夏天石蚵最肥美的季節時,白沙屯的女性就會拎著工具,趁退潮時到海邊,翻開石頭、挖取野生石蚵,個頭兒小小的石蚵,看起來雖不起眼,但那鮮甜滋味較大顆蚵仔更勝一籌,豪放的海洋野味在嘴裡久久不散,我一直忘不了有次回白沙屯,嚐到白沙屯阿姆親手挖取、親手料理的蚵仔煎(即蚵仔煎蛋,無粉漿),那美味的印象至今仍無法被取代。

簡單敘述我所認識的白沙屯,其實還有更多沒提到的部份,例如「宗教信仰」、「藺草編織」…等,都好值得深入探訪,也是吸引我一再前往的原因,喔…那恐怕得花更長時間好好整理了…

備註1:西部縱貫海線上至今仍保有日式木造建築的車站,從南至北僅剩談文、大山、新埔、日南、追分等五站,皆於同時期建造,風格相仿,被鐵道迷稱為「海線五寶」。日治時代由於當時原有的縱貫線經苗栗、台中,山線坡度過陡,為節省行車時間及解決與日俱增的運量問題,日本政府於大正八年(1919)開始興建海線鐵道,以取代山線成為縱貫線主線,全線於三年後(1922)的10月11日正式開通啟用,不過,由於戰後經濟發展的差異,現今海線的運量與班次反而越來越少,使得沿線許多車站漸被降為無人招呼站。


※備註2:鐵路的開通是當年日本統治台灣本島相當重要的一項建設,成為發展各種重要產業和貿易活動的基礎,在鐵路縱貫線正式通車後,由官方或民間組織出資編纂各種臺灣旅遊指南、名勝介紹、寫真帖、繪葉書(明信片)和遊記,在日治時期(大正、昭和年間)大量出現,多虧這些記載詳細的出版品,使得我們後人得以據此考證地方文史。其中以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纂印行、東亞旅行社台灣支部發行的出版品最為重要,這些出版品無不炫耀其官方之殖民成就,同時詳細記載台灣鐵道沿線各站的地理位置、周邊名勝、自然景觀、物產、旅館宿泊、飲食和交通資訊,如同一本詳細的觀光導覽手冊,從書中可了解台灣本土資料、與日本統治台灣推展觀光的方式,包括日大正元年(1912)出版的《臺灣鐵道案內》、及每隔幾年就更新的《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有十多個版本)等。


※備註3:有關白沙屯方言特色,我找到一篇說明詳盡的調查報告:《白沙屯方言的音韻特色, 駱嘉鵬, 二00三苗栗縣白沙屯媽祖信仰圈文史調查報告--白沙屯誌.語言篇》, 民92, p102-130。讀完後發現過去必修的語言學,好像都還給學校老師了(笑)。

2 則留言:

  1. 非常之增長見聞的文章。

    我想我對白沙屯還有小V每年必然參加的徒步進香超級馬拉松,

    都是從小V的文字以及小V口中學習而來,

    當然,可以走一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吧!

    回覆刪除
  2. 小V, "每個白沙屯男性幾乎個個都是釣魚高手" 這句話要修正喔...自古以來就都不完全是這樣喔!!有可能

    你接觸到的田調對象多屬於漁民部份,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