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熱情感人的第3馬-2012屏東阿里港國際馬拉松


身為馬拉松二年級生,目前為止一共參加了四場全程馬拉松,即使在活動結束後一段時間,回想起每一場活動,我總會忍不住地傻笑起來,那些甜美回憶,無關乎成績,想到的盡是跑前、跑時、跑後所連結起來的人、事、物、景,對我來說,參加每一場馬拉松就像是享受一段精心策劃的旅行,有時候分不清究竟是「為了參加馬拉松而去旅行」,還是「為了旅行而去報名馬拉松」,不過,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在每次馬拉松旅行後,已經留下了些什麼,在我的心裡不斷發酵,取得的能量,在我的身體裡不斷滋長



任何一場馬拉松,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同一場賽事,每一屆都有不同的氣候、氛圍、與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資深跑者會連續參加同一場馬拉松賽事的原因。我的第三馬-屏東阿里港國際馬拉松,同樣對我深具意義。在賽前有計劃的準備下,讓我這種沒有天份、盡想玩樂的跑步人,竟能完成破五(5小時)的目標,也許因為自始至今對跑步在生命中的定義有所堅持,我仍想將跑步當作一件「能在生活中…持續且輕鬆地帶來愉悅感…的固定享受」,用更直白的說法,想要不斷精進、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哈〜越來越低,所以這里港馬的破五成績應該會維持好一段時間了!

去年的里港馬比賽日(2012年10月21日),正好是屏東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結束後隔天,秉持「馬拉松+旅行」的精神,前一天中午與朋友阿貝搭乘高鐵到高雄新左營,轉搭台鐵到林邊車站,再由朋友專車接到東港,到了東隆宮,人潮不斷,很多人都是等著參與當天夜半時分的送王活動。

其實三年前我曾經專程南下,就是為了實際觀察與記錄這項已被列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的民俗活動,所以這次來東港成了馬拉松行前的順便停留點,既然只是順便,就不放太多心在民俗觀察,但吃吃喝喝是免不了的行程,東港的「肉粿」是我的心頭好之一,在北部幾乎吃不到這樣的小吃。

在東港賣肉粿的店很多,如葉記、林記…,各有其擁護者,我不是美食專家,分不出高低,但這次由住在林邊的在地朋友帶領下,改去東隆宮旁邊巷內一家不起眼的店,店內玻璃櫃裡展示著略帶過時的手錶,這才發現肉粿攤裡竟是一家鐘錶店,挺有趣的,這種完全不搭軋的味蕾聯結,往往會比味道本身的記憶來得深刻。因為沒有吃過乾的肉粿,點來嚐嚐,其實只是把配料跟米湯分開而已,吃了幾口,還是比較喜歡米湯與配料混合一起的口感,索性就把米湯淋進碗內。米粿是用糯米磨成漿炊蒸製成,快手切下幾片長條置入放有醬料的碗內,夾幾塊香腸切片,舀上一瓢炒過的豬碎肉,最後撒些油爆過的蝦猴,附上的米湯是由魚骨、碎虱目魚肉熬成的湯頭、再以米漿略加勾芡而成,看起來稠呼呼的,拌上這些配料(嗜辣者可以再加上一點辣醬,味道更好),吃上一碗就有飽足感了。

在東港晃了一陣子,感受一下慶典的熱鬧氣氛,該前往里港報到了。(感謝朋友家毅接送並借用睡袋)

雖然我常到處趴趴造,但這可是我第一次造訪屏東里港,早就耳聞這裡的餛飩最有名,捨棄了網路上所說的名店,我們選擇了當地朋友最推崇的在地老店。

朋友老說這裡的餛飩不一樣,究竟哪裡不一樣?它的餡不是一般絞肉,而是不惜成本、採用豬後腿肉做成,皮薄餡香,整顆厚實,而隔天馬拉松比賽終點就是由這家現場煮製提供給選手食用,無論如何,一定要先來捧場一下!

餛飩的湯頭以豬腳熬煮而成,所以白灼豬腳(水煮)也成了另一項招牌,這豬腳要煮到皮Q肉嫩、無腥味,真不容易,蘸上豪邁的蒜蓉油膏,味道好極了,要不是隔天要跑步,真想來瓶啤酒!

女生好像另外有個專門裝甜點的胃,儘管已經吃飽,還是想來點甜的,直接問了在路口便利商店的人員,店員想了想後,有點不確定地指著前方一家豆花店,就在離剛剛吃的餛飩店不遠,他說或許可以試試(誠實的他說了,其實他也沒吃過),沒關係,想要有驚奇,就要有冒險的心。一進到店內,一股香濃熟悉的甜甜糖味,撲鼻而來,其實本來只是貪嘴,不抱期望,結果豆花香嫩不說,淋上的糖漿更是一絕,那熟悉的味道,是二級砂糖哪!黃褐色、粗顆粒的二級砂糖跟一般白細砂、或黑糖都不一樣,媽媽煮紅豆湯或是綠豆湯總愛用二級砂糖,所以這味道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但這裡的糖水又有一點點的差異,原來是先用高溫炒過,把那焦味提了出來後,再下水煮開,有意思!吃完後才發現這家的紅豆還被特別報導過,可惜肚子不爭氣,吃不下了,說好隔天跑完再來,但跑完又為了趕車錯過,今年再去里港,我一定要再回味一下!

主辦單位很用心,開放當地學校作為選手村,供選手入住,從小到大跟運動競賽沾不上邊的我,一聽到有「選手村」,異常興奮,馬上勾選報名入住,不過為了好好迎接隔天的全馬,最後還是在好友的安排協助下,在當地朋友家裡睡了精神飽足的一晚。選手村可不是只有提供硬體設施而已,前一晚還特別安排了選手之夜,來自各地愛好跑步的人,齊聚一堂,大夥坐在偌大禮堂裡,聽好朋友、也是《奔跑─跑出人生風景》一書的作者-小魚,與大家分享跑步的快樂,真是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喔!忘了說,在去選手之夜的路上,瞧見一家現做、剛出爐的饅頭店,已經飽到滿溢的我們,還是忍不住買了幾個分著嚐嚐,芝麻包跟黑糖好好吃,而且非常便宜,選手之夜後散步回住宿處的路上,還是又忍不住買了幾個當隔天早餐。所謂的地方小吃名店,往往在資訊爆炸的網路傳播下,言過於實,反而是在旅途中無意間發現的小角落,才會有這樣特別的驚喜



清晨四點多,窗外仍是黑壓一片,我們起身吃早餐,東摸西摸一下子就五點了,趕緊出門前往里港鄉公所前的馬拉松起點。馬拉松比賽的起點,一向相當熱鬧,沒刻意聯絡,但總會遇上認識的朋友,大家興奮地互道早安、彼此打氣,好喜歡賽前這種歡樂的氣氛,特別在這場馬拉松裡,還有跑步前輩(飛龍大哥)的百馬紀念,我也穿著蘋果綠色的制服,第一次成為陪跑團其中一員,倍感榮幸。

馬拉松旅行的最佳夥伴,謝謝小魚與阿貝的陪伴。

這次的路線將跑遍屏東里港鄉十四個村落,除了上下堤防或橋樑外,沒有太多的高低起伏,各村落都設有補給站,而且清楚標示下一站的村名及距離,每公里的標示也相當清楚,處處都看得到為跑者設想的用心。仔細看里港馬的路線圖,簡直就是屏東里港鄉的旅行地圖,每個陌生的地名,可愛有趣:玉田、大平、春林、潮厝、塔樓、鐵店、茄苳、載興、永春、三廍、土庫、瀰力、中和、過江等十四村,連「里港」這地名來由也很有趣。從馬拉松的LOGO見到「阿里港」三字,特別去翻了家裡一本關於台灣地名沿革的書,再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在眾多說法中,我比較相信的是這個:「阿里」是平埔族語,意思就是「母親、媽媽」,清朝初年來自福建的先民來到楠梓仙溪河畔開墾,將此地取名「阿里港」,取其母親之河孕育子民之意,直到1920年日據時期實施地方行政區域改革,阿里港這才被改為里港兩字。(我發現網路上有不少令人懷疑的資料,連維基百科或公部門網站都有可能是錯誤資訊,引用資料時還是要小心考證。)

出發後不久先上了里嶺大橋,兩側的路燈像左右括弧一樣彎向橋面,欄杆也特別做成波浪造型,是一座很美的橋。

此時天剛亮不久,天空由一抹紫色轉成淡淡的柑仔色,在橋上看見遠方國道三號的斜張橋,雄偉壯觀。過了橋中間,看到路標發現竟到了高雄市境內,這裡是高雄與屏東的地域交界。

折返後下橋回到屏東境內,路線接著拐了個彎,經過一個規模不小的鴨寮,鴨子們呱呱地叫,跑步的人龍就在鴨寮邊穿過後進入塔樓村


Swatelauw,平埔族語,這裡早期是台灣島上最大的平埔族聚落,舊名塔樓社,日治時期是里港庄唯一可以盛產兩期稻米的地方,早期就是個有兩三百戶的大村落,一進入村內,熱情的居民透早已攜家帶眷,聚集在塔樓國小門口,為我們加油打氣。

上次在北港馬一個紙杯從頭帶到尾,這次有了新招,把power gel剪開當作折疊容器,補給站的大姐還稱讚我很環保喔!(將四角修圓較不傷口)

接著經過鐵店村,從地名得知,在務農時代,過去曾有來自唐山的打鐵老師傅在此開店,故得名。茄苳村,想當然爾一定有棵大大的茄苳樹,我們跑步時也有經過,只可惜沒有拍到照片。相傳過去荷蘭人在這裡栽植了上百棵茄苳樹,後來日本人為了戰爭造船,砍伐不少茄苳樹,結果發生不少意外或人員不舒服的事,村民認定是樹神不高興了,於是趕緊敬拜樹神(茄苳王)並建廟膜拜。令我驚訝的是,雖然這是里港馬拉松第二屆,路線經過的沿路居民都自發性地在家門口為跑者加油,那種發自內心的加油,真的很讓人感動,有自己擺桌沏茶請跑者喝茶的大哥、還有經過某戶人家門口,見到幾個外傭推著輪椅,把阿公阿媽帶出來看我們跑步,其中有老人家還拍手跟我們說「嘎油〜嘎油」!又或者遇到一個阿桑對我說,「厚〜這咧小姐走糾緊ㄟ喔!」,那位阿伯說,「呷熬走,腳未酸喔?」…,聽到這些溫暖可愛的閩南語問候,我隨即開心地也用閩南語回應著,「阿伯、阿姆〜熬早...未啦,腳未酸」整路上都這樣開開心心,在這濃濃人情味包圍下,前面這段跑得輕鬆愉快。

進入載興村,這裡舊名「莊仔地」,原名「大武洛」,因武洛溪水泛濫,往北遷移建莊定居而改名。一起陪跑的朋友小龍說這裡好像是他外婆老家所在地,沒多久竟然就在某個民家前見到他的親阿姨、姨丈!原來他們也是出來家門口為跑者們加油。

來到堤防,嚇了一跳,整個堤防上下都美極了,原本醜陋的水泥工程建築,在社區居民的用心營造後,成了一條有樹蔭、綠意、花香的漫步小徑,在這樣的路上跑步,是多幸福的事!途中有位阿桑特別把單車牽上堤防邊,一身標準南部媽媽打扮,戴帽、戴口罩,用力拍手、加油聲不停歇,好令我感動!

過了20多公里 ,全馬路程已經過了一半,南部的太陽也漸漸展現威力,過里港大橋後進入三廍、土庫、瀰力、中和村,有家雜貨店在店門口設了私人補給站,提供水跟運動飲料,那個感覺讓我聯想到跟隨媽祖徒步進香的路上,也常出現這樣的私人補給,參加幾次這種民間馬拉松後,我深深覺得馬拉松跟徒步進香都有著同樣的精神,要能順利完成賽事、或平安跟隨媽祖進香,除了自己要有好體力外,倘若沒有這些路上的補給站、這些為我們加油打氣的民眾,真的不可能獨力完成,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土庫國小的小朋友好可愛,扮成三太子模樣,跟著音樂在太陽底下熱情地跳舞。

繞了幾個村落後,再上里港大橋,此時已過一般全馬選手最害怕的撞牆點-30多公里處,我也不例外,特別是在生理期來訪第一天、加上在南部熱情過度的驕陽下,上橋時真是舉步維艱,還好在上橋前有里港慢跑協會私人補給的「現榨西瓜汁」(是一台很大的飲料改裝車喔),不敢喝多,飲了半杯,稍稍降溫、提振精神。然而此時面對1.6公里長的里港大橋,跑起來卻像十公里般漫長,只能偶爾望望橋下的荖濃溪景,分散一下注意力,突然發現自己身體越來越不對勁,這麼熱的天,汗卻流不出來,全身開始畏寒,雙腿其實不酸不痛,還能跑的!但整個身體跟腦子就是不舒服,忽然想起之前看過關於熱衰竭的資料,開始心生恐懼,忍到快下橋時只好跟一起陪跑的英展大哥說實話,若真昏倒了,得有人幫忙扛啊。

或許是水份補充不夠、或許是我本來就不耐熱、又或許是大姨媽作亂(女性跑者真的要比一般男性跑者還辛苦呀),總之接下來還有十公里左右,這長度在平時練跑真的不是太為難,但在這樣眾多不利條件下,眼前的過江、潮厝堤防景色(這段堤防完全無遮蔭),已無暇欣賞,心裡一直想著,真不行了,就走路吧!真的多虧英展大哥的陪跑,及靠著沿路密集補給站的協助,讓我能繼續用意志力跑下去。


最後一公里,終於下了堤防,左彎後眼看終點拱門就在不遠處,說也奇怪,這時候的心情非常激動,終於到了!聽到朋友的呼喚,仍能在終點處露出笑容,自己這三個月的努力練習,換來了甜美的成果,值得了!依照人員指引,有順序地領完毛巾、帽子、運動飲料、啤酒、便當、獎牌、還有沉甸甸的豐富伴手禮,趕緊脫下晶片,回到末一公里處,與飛龍百馬團會合,一同參與百馬盛事。(跑完後因為口渴,一口氣喝了大量運動飲料,結果差點在路邊吐了)

豐富的伴手禮:兩顆大木瓜、兩罐紅豆湯、一罐啤酒、一條能量棒。
終點不但有熱騰騰的現煮餛飩、還有吃到飽的雙淇淋、果汁、及綠豆湯…,應有盡有。

 這次里港馬拉松的路線軌跡圖,像不像個跨大步奔跑的人哪!

這是一場好難忘的馬拉松,從頭到尾都被以高規格對待,我無法想像這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準備、多少人力協助,才能成就這麼一場優質賽事,從賽前的媒體宣傳、全鄉公部門的協助、還有所有居民自發性的共同參與,這真的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以前我認為跑步是屬於都市的活動,有閒有錢的人才會把跑步當作休閒活動,一般生活都有困難的人,怎可能投入跑步運動,更別論會真正給予支持鼓勵。在台南古都馬拉松那場賽事,我就曾見一位騎機車準備去上班的當地民眾,因急著上工卻因交通管制無法通行,而與交管人員互相大聲咆哮,當下的我是難過的,我不怪他對我們生氣,反而以身為一個外地人來此打擾深感抱歉。然而在這次的里港馬拉松,我相信那些民眾並不跑步的,但他們把每位跑者當作自己的朋友、客人,以身為主人而驕傲著、竭盡所能地招呼著,讓我看到不一樣的馬拉松風景。

第一次拿到寫有自己姓名的完賽獎牌,這真是身為跑者最大的榮譽!謝謝所有為里港馬拉松盡心盡力的各位,期待再相會!我還要大口吃餛飩、豬腳、饅頭、紅豆豆花…呀!

6 則留言:

  1. 好感動啊!

    希望哪次我真的可以如妳所說

    站在終點等妳回來~(我應該會大哭吧....但又不是我跑啊...)

    回覆刪除
  2.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終於看到文章更新了很感動,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 小V過得很充實真替你開心!

    回覆刪除
  4.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5.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6. 去年到墾丁才第一次吃到肉粿也愛上這特別的小吃

    但飯店上頭放的好像是櫻花蝦

    可惜北部沒機會吃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