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explore amazing Taiwan by my feet!
This is a blog about my travel, walking, and life sharing.
走ㄗㄡ\/ 用雙腳行旅台灣
走ㄗㄠ\ 用跑步探索世界
(photo: 台灣玉山 2015.12)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不可不知的白沙屯媽祖進香入門常識
最後更新: 2018.05.08 (持續不定期更新)
原文發佈: 2015.04.21
從2009年春天跟隨白沙屯媽祖至北港進香,算算至今邁入第十年,跟那些走了好幾十年的伯叔婆嬸比起來,當然仍是不折不扣的進香菜鳥,但一期一會的進香旅程,每回都賜予我滿滿的能量,有勇氣面對無知的未來,這樣的正面能量也陸續影響身邊朋友跟著參加,每個人都帶回屬於自己的體悟與收穫。或許誠如朋友所言,「讓更多人認識白沙屯媽祖、從行走中獲得生命的力量」,就是白沙屯媽祖給我的功課吧!
但,誠摯希望有意參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的朋友,能先花點時間瞭解進香文化與儀式,不但能事前完善規劃、妥善處理行進間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是對當地文化的基本尊重。
★必讀!!!
※想瞭解更多白沙屯媽祖進香文化與儀式,強烈推薦白沙屯田野工作室的前輩所撰寫的圖解導覽書,從出發前(放頭旗、犒軍)、出發日(登轎、啟駕)、到北港(拜天公、刈火)、回鑾當日、隔日遊庄、到回宮十二日後開爐,都有詳細且〝正確〞的介紹,插圖也畫得極好,是非常值得收藏與閱讀的工具書:《白沙屯媽祖進香》,林幸福,遠足文化2014.03
※關於進香基本資訊、進香注意事項、進香守則、香燈腳的自我提醒…等,建議參考:
*進香約定(香燈腳注意守則)/白沙屯拱天宮官方網站
除此之外,我另外從相關書籍、網站、歷年媽祖進香特刊、及過去經驗,分項整理些補充資訊,包括個人認為參加進香者務必瞭解的部份,及來自朋友的常見疑問,供各位參考,若有錯誤,祈企各位賢達不吝指教。至於決定首度參與進香的朋友,關於行前準備與注意事項,可參考另篇拙作:準備好了嗎?寫給白沙屯媽祖進香首走族的你
********************
白沙屯媽祖進香常見問答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一位香燈腳的不負責進香覓食筆記
最後更新:2017/03/15
「食」乃人生大事,進香期間,多有各方組織團體免費提供膳食,以餐車方式跟隨神轎隊伍,待媽祖停駐駕休息時,給予徒步香燈腳最立即的能量補給。
這幾年隨香的香燈腳人數越來越多,除非媽祖停駐駕處太過偏僻,否則我與朋友多會選擇在附近自行用餐,將方便的餐車膳食留給年長者或不熟悉當地的首走族,除能促進地方經濟,也是對當地熱情的感激回饋。但好幾次遇到商家或小攤販,為鼓勵我們徒步跟隨白沙屯媽祖,反而堅持不收餐費,直說「媽祖請客」,溫暖的人情味讓我深刻烙印心上,往後若有機會再訪當地,多會再次前往消費,感恩以報。
於是,我們有了自己的ㄧ份進香覓食暨感恩清單。
「食」乃人生大事,進香期間,多有各方組織團體免費提供膳食,以餐車方式跟隨神轎隊伍,待媽祖停駐駕休息時,給予徒步香燈腳最立即的能量補給。
這幾年隨香的香燈腳人數越來越多,除非媽祖停駐駕處太過偏僻,否則我與朋友多會選擇在附近自行用餐,將方便的餐車膳食留給年長者或不熟悉當地的首走族,除能促進地方經濟,也是對當地熱情的感激回饋。但好幾次遇到商家或小攤販,為鼓勵我們徒步跟隨白沙屯媽祖,反而堅持不收餐費,直說「媽祖請客」,溫暖的人情味讓我深刻烙印心上,往後若有機會再訪當地,多會再次前往消費,感恩以報。
於是,我們有了自己的ㄧ份進香覓食暨感恩清單。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我的另類媽祖進香儀式─上美髮院洗頭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2015乙未年白沙屯媽祖徒步至北港進香日誌(上)
※2015乙未年進香時程
放頭旗:農曆四月 二日子時(國曆5月19日00點00分)
登 轎:農曆四月 五日子時(國曆5月21日23點05分)
出 發:農曆四月 五日子時(國曆5月22日00點05分)
到北港:農曆四月 六日 (國曆5月23日)
進 火:農曆四月 七日寅時(國曆5月24日03點30分)
回 宮:農曆四月十一日申時(國曆5月28日15點15分)
開 爐:農曆四月廿二日子時(國曆6月 8日00點00分)
走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跟著媽祖走,讓我看見真實的自己!
打從年初得知今年去程又是三十多個小時、需走完近二百公里的疾行行程,加上出發前,天氣預報不斷警告此波梅雨鋒面將帶來強烈豪雨,過去已遇過三次如此行程的我(2009、2011、2013年),早已做好中途上車的心理準備,只要能跟媽祖走多遠就走多遠,累了就想辦法上車,絕對不要逞強。
心裡雖是這麼告訴自己,但,上路後,一切又在意料之外。
放頭旗:農曆四月 二日子時(國曆5月19日00點00分)
登 轎:農曆四月 五日子時(國曆5月21日23點05分)
出 發:農曆四月 五日子時(國曆5月22日00點05分)
到北港:農曆四月 六日 (國曆5月23日)
進 火:農曆四月 七日寅時(國曆5月24日03點30分)
回 宮:農曆四月十一日申時(國曆5月28日15點15分)
開 爐:農曆四月廿二日子時(國曆6月 8日00點00分)
走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跟著媽祖走,讓我看見真實的自己!
打從年初得知今年去程又是三十多個小時、需走完近二百公里的疾行行程,加上出發前,天氣預報不斷警告此波梅雨鋒面將帶來強烈豪雨,過去已遇過三次如此行程的我(2009、2011、2013年),早已做好中途上車的心理準備,只要能跟媽祖走多遠就走多遠,累了就想辦法上車,絕對不要逞強。
心裡雖是這麼告訴自己,但,上路後,一切又在意料之外。
2015乙未年白沙屯媽祖徒步至北港進香日誌(下)
一旦放棄行走,身體四肢似乎就要瞬間崩解,下了高架路段,我聯絡幾小時前曾來電關心我的朋友阿傑,承蒙老天眷顧,他的車就在附近,剛剛把我接送下來的夫妻,竟是他的朋友。上車後,雨又開始變大,半夜裡跟在媽祖神轎旁的香燈腳越來越少,他們不畏風雨,忍住疲憊,令人由衷敬佩。隨著車窗外雨景朦朧,我的雙眼也逐漸迷濛,再度睜開時,另一位戰友阿德也因腳痛棄走,我們隨著阿傑的車來到雲林東勢。
放棄行走的我們,難免有些沮喪,半夜裡天雨未亮,東勢有名的阿秋鵝肉,竟然燈火通明,老闆知道媽祖可能路過此地,整夜沒有休息,吃了碗熱呼呼的麵與鮮甜鵝肉後,暖胃暖心。此時東勢街上準備迎接媽祖的人們,早已在路旁等候多時,幾年前跟我一樣離開資訊業的前同事,返鄉務農種洋蔥、毛豆,現在成了東勢有名的模範農夫,同樣在路旁恭候媽祖到來,我與他十多年未見,今年終於因進香而能在此碰頭寒暄,也是媽祖牽成的緣份。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準備好了嗎?寫給白沙屯媽祖進香首走族的你
最後更新: 2015.04.20
原文發佈: 2013.04.02
進香首走族看這邊!!
去年(2012)白沙屯媽祖至北港徒步進香日期從決定到出發的時間很緊湊,加上有幾位身邊朋友第一次參加進香,我與兩位因進香而認識的好友,整理了一份進香注意事項,依衣、食、住、行等四類,根據幾年粗淺的進香經驗,提供簡單扼要的文字說明,希望讓第一次參加進香的人,都能在行前做好準備,這準備除了有形的物品外,還有無形的心理準備。(此篇先分享有形物品準備)
在有幸參與多年進香活動後,我一直認為跟隨白沙屯媽祖至北港徒步進香已非宗教活動,而是一項文化參與,隨著外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許多荒謬乖違的行為也層出不窮,我並非一位資深進香客,但看到許多外地參與者,以近似侵略式的參與模式,一再破壞徒步進香原有的規則與倫理,既使心痛無力卻也感到無奈,但回頭想想,我不也是個外地人嗎?雖然一直很努力尊重當地原有文化,當年第一次參與進香前,積極地在網路上找尋相關資料,卻多是進香心得、甚或是神蹟分享,似乎缺乏系統性的行前說明或介紹,於是我們做了這份資料,希望對第一次參與徒步進香的人有所幫助。(此篇先說明首走族注意事項,加上自己的補充說明)
原文發佈: 2013.04.02
進香首走族看這邊!!
去年(2012)白沙屯媽祖至北港徒步進香日期從決定到出發的時間很緊湊,加上有幾位身邊朋友第一次參加進香,我與兩位因進香而認識的好友,整理了一份進香注意事項,依衣、食、住、行等四類,根據幾年粗淺的進香經驗,提供簡單扼要的文字說明,希望讓第一次參加進香的人,都能在行前做好準備,這準備除了有形的物品外,還有無形的心理準備。(此篇先分享有形物品準備)
在有幸參與多年進香活動後,我一直認為跟隨白沙屯媽祖至北港徒步進香已非宗教活動,而是一項文化參與,隨著外來參與的人越來越多,許多荒謬乖違的行為也層出不窮,我並非一位資深進香客,但看到許多外地參與者,以近似侵略式的參與模式,一再破壞徒步進香原有的規則與倫理,既使心痛無力卻也感到無奈,但回頭想想,我不也是個外地人嗎?雖然一直很努力尊重當地原有文化,當年第一次參與進香前,積極地在網路上找尋相關資料,卻多是進香心得、甚或是神蹟分享,似乎缺乏系統性的行前說明或介紹,於是我們做了這份資料,希望對第一次參與徒步進香的人有所幫助。(此篇先說明首走族注意事項,加上自己的補充說明)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2014甲午年白沙屯媽祖徒步至北港進香日誌
※2014甲午年進香時程
放頭旗:農曆二月十八日子時(國曆3月17日23點45分)
登 轎:農曆二月廿一日子時(國曆3月21日 0點15分)
出 發:農曆二月廿一日寅時(國曆3月21日 4點00分)
到北港:農曆二月廿三日 (國曆3月23日)
進 火:農曆二月廿四日卯時(國曆3月24日 5點30分)
回 宮:農曆三月 一日未時(國曆3月31日14點35分)
開 爐:農曆三月十二日子時(國曆4月11日 0點45分)
進香出發日,時值春分,苗栗境內稻田都是剛插入土的嫩綠秧苗,小苗兒在濱海強風吹拂下搖啊搖的,甚是可愛。但西濱的強勁海風名不虛傳,身材嬌小的我好幾次都被狂風吹著跑,但在大白天走上西濱快速道路,這還是頭一遭,有種小學生去遠足的輕鬆心情,因為我過去五年中有三次同樣遇上一樣的疾行時程,每次都在三更半夜中完走西濱,那實在是又濕又冷的恐怖回憶!
放頭旗:農曆二月十八日子時(國曆3月17日23點45分)
登 轎:農曆二月廿一日子時(國曆3月21日 0點15分)
出 發:農曆二月廿一日寅時(國曆3月21日 4點00分)
到北港:農曆二月廿三日 (國曆3月23日)
進 火:農曆二月廿四日卯時(國曆3月24日 5點30分)
回 宮:農曆三月 一日未時(國曆3月31日14點35分)
開 爐:農曆三月十二日子時(國曆4月11日 0點45分)
無固定日期、無固定路線,每年白沙屯媽祖都會帶我們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跟著白沙屯媽祖旅行去!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我所認識的白沙屯之二.從文獻中認識白沙屯
蔡振豐,苑裡人,清六品頂戴浙江巡檢之附生(備註2),此本苑裡志即由其主編而成,在過去的鄉誌沿革相關書籍裡,清領時期(日治初期亦沿用)的苑裏堡即包括今苑裡、通霄兩鎮,雖然這本志書有點急救章,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或許有些未盡詳實之處,但從這本珍貴的文獻中,仍可依稀瞭解一百多年前的白沙屯是什麼模樣。
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我所認識的白沙屯之一.倚山傍海的白沙屯
「你明天要去白沙灣拜拜喔?」,白沙灣?白沙屯?傻傻分不清…
好幾次跟朋友提起「白沙屯」,總會遇到有人誤植為「白沙灣」,初聽到時覺得這也未免差太多,但仔細想想,白沙屯這地名對大多數人而言,當然陌生,要不是媽祖的因緣牽線,從小在台北城長大的我,怎麼可能知道這裡?!
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跟著媽祖去旅行-早起才嚐得到的北港傳統早餐
攤子上大鍋裡熱氣氳氤,在天未亮的冬日清晨裡顯得格外溫暖。
連續幾年跟隨阿婆仔(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到北港徒步進香的路上,總會遇見許多令人驚奇讚嘆的事件,這些點點滴滴都累積成屬於自己的一本進香紀錄,強大了我的內在,也對自己的人生產生莫大的影響。然而貪吃好玩如我,加上對苗中彰雲一帶相當陌生,即使跟隨媽祖進香,也不忘在途中發掘好吃、好玩的地方,進香數年來累積了不少美食據點,若要說進香活動能促進地方經濟,也不為過。
由於白沙屯媽祖進香行蹤不定,所以要有機會嚐到地方美食全要看阿婆仔的安排,待神轎停駕休息時,偏好自行解決用餐的我,美食雷達就會瞬間啟動,正因每年抵達北港至少會待上好幾小時,所以我對北港的小吃就特別留意。雖然抵達北港後,總有許多熱情的北港居民或信眾無私無償地提供各式餐點給我們這些徒步香燈腳,但喜歡探奇的我還是會趁刈火儀式、離開北港前的時間,到附近閒逛走看,漸漸發現北港小吃何其多,鴨肉羹、小排飯、炒鱔魚麵、圓仔湯…數不盡的地方美食,其中最讓人難忘的就是北港的傳統特色早餐。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進香美食筆記: 西螺黃家九層粿、彰化大村小時候大餅、苗栗苑裡茂焱肉圓(及隔壁豆花)
[2010/5/29]
★雲林西螺鎮˙黃家九層粿
ADD:雲林縣西螺鎮建興路286號
這天早上六點鐘,媽祖神轎從西螺南邊的魚寮村出發,我為了找廁所所以提前出發,結果後來得知媽祖在接近西螺果菜批發市場時,就拐進巷內,往市區走去了,難怪我等了好久就是不見神轎蹤影,我又跟丟了!只好自行走到西螺市區近西螺大橋附近去等媽祖,後來媽祖在西螺當地香火鼎盛的福興宮停駕休息40分鐘,我因為早上匆忙出發沒吃早餐,所以得趕快覓食去,否則過了西螺大橋後會有好長一段路都沒得吃。
我在福興宮前看到這個美食地圖,瞄了一下後決定去吃最近的「九層粿」。要不是因為媽祖在早上抵達西螺市區,我恐怕沒機會嚐到這家西螺地方美食,因為它只賣早上,賣完就打烊,原來在鄉下「做田人」一早就要下田工作,需要耗費的體力大,所以在中南部以米食做為早餐也就不以為奇了。
訂閱:
文章 (Atom)